崇阳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0-01-16 来源:财政局 录入:Gov143
崇阳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18年度)
项目名称:2018年度崇阳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部门整体支出
项目单位:崇阳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崇阳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评价机构: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武汉分所
二〇一九年十月
本次绩效评价结果
评价准则 |
评价权重 |
评价得分 |
评价等级 |
投入 |
20分 |
13分 |
中(C) |
过程 |
20分 |
14分 |
中(C) |
产出 |
28分 |
19.5分 |
中(C) |
效果 |
32分 |
28.5分 |
良(B) |
综合绩效 |
100分 |
75分 |
中(C) |
绩效评价工作组与项目实施无直接利益冲突 |
评价工作组
组长:蒋中友、吴孟魁
绩效评价专家:李海京
绩效评价现场负责人:严欣、方芸洁
绩效评价小组成员:沈文婷、余金山、黄海洋
一、摘要
(一)基本情况
1、部门整体支出基本情况
崇阳县经济开发区前身是崇阳县工业园,于2004年8月动工建设,2005年12月成立崇阳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08年2月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崇阳工业园区,2010年3月设立崇阳经济开发区。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4.799平方公里,,设立开发区派出所、国土分局、规划设计管理站。
崇阳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18年部门整体年初预算资金为684.51万元,本年调整后预算收入为6,905.48万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实际支出6,905.47万元。
2、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武汉分所接受崇阳县财政局委托,于2019年7月1日—7月31日,历时31天,投入8人,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项目由省财政厅专家库成员李海京提供指导。
(二)绩效评价结论
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75分,评价等级中(C)。其中投入得分13分,过程得分14分,产出得分19.5分,效果得分28.5分。下图为各指标得分情况:
(1)投入评价得分13分,评价等级为中(C)。项目单位2018年制定了工作计划,对于重点工作进行了计划安排,具有可操作性,但年初预算编制时未制定绩效目标及指标;预算完成情况较好,预算完成率为99.99%;半年支出进度率为64.15%,前三季度进度率为71.38%,达到预期目标,但预算调整变动较大,预算调整率为908.82%,且无预算调整文件。
(2)过程评价得分14分,评价等级为中(C)。“三公经费”资金控制情况较好,“三公经费”控制率为41.75%;“三公经费”变动率为86.30%,变动较大;项目单位资金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产处置按规定程序审批,资产利用率为100%,但项目单位未编制资产采购计划,未制定资产管理制度,且2018年末未对单位资产情况盘点。
(3)产出评价得分19.5分,评价等级为中(C)。项目单位在2018年5月28日收到向财政局申请的3,000万元企业扶持奖补资金,全年企业奖补资金到位率为49.73%;项目单位计划2018年度建成完工15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际建成完工7个,完工率为46.67%,项目进度缓慢;土地平整项目完成率为50%;城市建设林地转工业用地许可申请已经完成,并且已经引进企业入园,但未能提供建设林地转工业用地许可申请立项、招商引资入园统计情况等相关资料,项目资料留痕有所欠缺;2018年全年接待17次居民上访,均已全部回复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居民上访回复率为100%。
(4)效果评价得分28.5分,评价等级为良(B)。工业方面,项目单位计划工业产值增长目标值为20%,实际工业产值增长率为38.4%;生活环境方面,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省市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已彻底整改到位;区内全面启动了开发区黑化、亮化、绿化工程,园区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提升;交通方面,项目单位协助交通部门开通了进园4路公交,企业职工出行得到极大便利;生活保障方面,项目单位妥善安排遗留安置户及新拆迁户共79户规范安置到位,居民生活得到保障;经开区管委会设立了工作专班及专门的办公室负责项目进度,但部分科室存在人员不足现象;各科室有明确具体的职能,但存在未按照相关工作职能实施的情况;群众对经开管委会工作的满意度为88.73%。
(三)主要经验与问题
1、主要经验及做法
(1)保障公众福利。管委会协助交通部门开通了进园4路公交,方便了企业职工出行;高标准建设安置区,并同步启动安置区配套工程建设,遗留安置户及新拆迁户共79户规范安置到位,居民生活得到保障;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全面启动了开发区黑化、亮化、绿化工程;开启开发区环境卫生大提升活动,对多处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清理,保障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2)经济发展较好。开发区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园区发展和项目建设为中心,勤政务实、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成绩。2018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0亿元,同比增长约14%,实现税收约2.3亿元,同比增长近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7亿元,同比增长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项目未制定绩效管理制度以及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和指标。项目未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也未依据本年度工作计划以及预算资金编制整体绩效目标及指标,不利于单位的预算工作的管理规范和量化考核项目的完成情况。
(2)预、决算编报缺乏准确性、科学性。决算报表显示,年初预算数为684.51万元,调整预算数为6,905.48万元,预算与决算存在差异调整,但无相关调整文件,缺少调整手续。
(3)政府采购管理不够规范。项目单位年初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通过抽查凭证发现,项目单位存在政府采购支出,但该单位无政府采购台账,年底未对政府采购金额进行决算统计。
(4)资产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项目单位未制定资产配置计划,但却有新增资产;项目单位无资产管理制度,缺乏管理依据;项目单位2018年未进行资产盘点,也无相应的报告,缺乏资产管理意识。
(5)项目管理方面
①项目实施进度缓慢,未达到计划目标值。基建项目中,项目单位参与了项目建设,并支付部分项目资金,具有监管职责,但2018年实施的15个项目中,在年底仅完工7个,由于项目建设周期以及资金短缺问题,项目完工率较低;土地平整项目,计划征收平整土地4,000亩,实际完成2,000亩,完成率仅有50%,主要原因为年初计划制定不合理。
②留痕管理情况较差。项目单位在执行的过程中,对经开区日常的项目监管、纠纷调解的监督管理记录,无任何资料留存,仅能从口头了解其平时对于整个经开区的监督管理工作情况。
(四)建议
1、充分编制整体目标,完善相关项目申报制度,设置合适绩效指标值,健全绩效指标体系。项目单位在编制整体绩效目标时,应充分把握全局的工作计划、以及各项工作内容,对全局工作进行整合,整理出合适完整的整体项目目标;同时结合历年工作完成情况,为设计的指标选择合适的指标值,逐步完善绩效指标体系。
2、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提升预算编制准确性、科学性。项目单位应结合往年预算调整、预算执行情况,考虑其当年的机构、人员编制变化、事业发展计划、工作任务以及政策的变更,按照规定的支出标准,从零开始每年确定一次预算资金,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尽可能的做到“少调整、少结余”,提高财政资金整体使用效益。
3、完善政府采购程序,做到应编尽编。项目单位应于每年编报预算的时候,针对次年的需求进行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对应执行政采程序的采购做到应编尽编,并在执行过程中建立政府采购台账,真是反映单位采购情况,保障年底政采决算数据的准确性。
4、加强资产管理合规控制,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并形成资产台账。项目单位要要建立一套包括资产购入、领用、调出、报废处理的管理制度,建立财产清查制度,保证资产的账面与实物相符;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账、簿、证卡、签,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实行一物一个标签,卡、标签和实物相符。各单位要对每个部门、每个办公室资产进行全面核查清理,统一制作固定资产登记卡片和固定资产标签,同时对每件固定资产进行登记,设立《固定资产管理登记簿》,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档案,做到单据齐全、账目清晰、数据准确;坚持日常清查,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定期盘点对比,建立资产明细账。
5、项目管理有待提升
(1)合理设定项目目标,加强项目进度监督。项目单位在年初设定项目目标的时候,应充分结合全年的工作内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切忌好高骛远,要实事求是;项目主管单位应委派专人对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监督,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整改,保障项目的实施进度。
(2)安排专人对项目档案资料进行统一收集、整理、保管。每个科室在组织开展项目工作时,可以安排专人对项目的事前决策,项目的立项批复文件、相关管理制度、相关合同等资料进行统一收集,整理和保管;同时自己在开展工作时也可以将具体的工作内容记录成工作总结、工作台账,使工作过程留有痕迹,便于项目的后期便于后期工作借鉴和提升。
二、正文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立项背景及依据
崇阳县经济开发区前身是崇阳县工业园,于2004年8月动工建设,2005年12月成立崇阳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08年2月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崇阳工业园区,2010年3月设立崇阳经济开发区。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4.799平方公里;目前实际开发面积近8平方公里(不含青山工业园)。设立开发区派出所、国土分局、规划设计管理站。目前,区内共有工业建成企业89家,在建企业1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共有员工8500 人。2018年初,开发区公告目录修订已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全省84家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重点发展钢深加工、织卫材、印刷包装三大产业,成功创建省级高新产业园区。
2、项目目标
(1)长期目标
①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迅速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和扩大新兴产业总量为目标,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园区投资环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大开发、实施大建设、坚持大服务、实现大发展。
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工业总产值增长12%,工业销售收入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新续建工业项目30个,建成投产工业项目20个,建成投用基础设施项目15个,发展大道满园工程圆满完成。
(2)年度目标
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项目单位计划开通进园4路公交;全年实施基础项目 36个,建成15个。
②完成企业扶持计划,发放扶持企业资金,推动园区企业发展。
③持续开展“大征地、大拆迁、大平整”工作,新增用地3000-5000亩,年内征收并平整到位,确保新签约项目第一时间落户建设。
④配合国土、林业等部门做好开发区土地、林地报批工作,确保新增用地合法。
3、预算资金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
崇阳县经开区管理委员会2018年部门整体年初预算资金为684.51万元,年初结转结余资金1,506.68万元,本年调整后预算数为6,905.48万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实际支出6,905.47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2,098.9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0元,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2,098.91万元。2018年度崇阳县经开区委员会整体支出预算资金与实际支出对比情况如下:
(1)基本支出
2018年崇阳县经开区委员会年初基本支出预算总金额为245.01万元,其中人员经费203.81万元,日常公用经费41.20万元。调整后预算金额为276.27万元,其中人员经费227.27万元,日常公用经费49.01万元。实际支出金额为276.26万元,其中人员经费227.26万元,日常公用经费49.01万元。
(2)项目支出
2018年崇阳县经开区管理委员会年初项目支出预算金额为439.50万元,调整后预算数为6,629.21万元,实际支出金额为6,629.21万元
2018年崇阳县经开区委员会项目支出预算和实际使用。情况如下:
项目 |
预算支出/万元 |
实际支出/万元 |
基本建设类项目 |
0 |
0 |
行政事业类项目 |
439.50 |
6,629.21 |
合计 |
439.50 |
6,629.21 |
4、实施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项目单位计划开通进园4路公交,2018年经开管委会协助交通部门开通了进园4路公交;评价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项目单位计划2018年度建成完工15个项目,实际建成完工7个,完工率为46.67%。
(2)企业奖补扶持项目申请,审批符合相关制度;项目单位在2018年5月28日收到向财政局申请的3,000万元企业扶持奖补资金,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项目单位已拨付1,492万元,企业奖补资金到位率为49.73%。
(3)土地平整项目征收、平整,办土地证符合相关制度;项目单位2018年计划征收土地3,000-5,000亩(平均值为4,000亩),征收工作已全部完成;计划平整土地3,000-5,000亩(平均值为4,000亩),实际平整完成2,000亩,土地平整完成率为50%。
(4)城市建设林地综合利用情况。城市建设林地转工业用地许可申请已经完成 提供了省林业厅批复文件,并且已经引进企业入园。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1、绩效评价目的
为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加强崇阳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各专项的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费国预算法》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按照崇阳县财政局的总体部署进行此次绩效评价。此外,本次绩效评价还力争实现以下目的:
(1)按照整体支出项目资金管理要求,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采取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采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对“崇阳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整体支出”的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
(2)通过绩效评价为合理分配资金、优化支出提供依据,也为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绩效评价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3)通过绩效评价总结前一年度项目实施的经验教训,为进一步加强“崇阳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整体支出”管理,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发挥资金效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将来经开区管委会整体支出项目提供借鉴。
2、绩效评价框架及方法
(1)评价框架
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核心。评价小组在参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上,依据《市财政局关于转发<湖北省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操作指南>的通知》(武财绩[2015]181号)、崇阳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18年财政支出项目及部门政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崇财发【2018】29号),运用定量定性原则,确定了绩效评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
“投入”权重20分,下设2个二级指标“目标设定”和“预算执行”,6个三级指标“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预算完成率”、“政府采购执行率”、“预算调整率”和“支付进度率”主要评价项目目标的设置情况和预算的执行情况;
“过程”权重20分,下设2个二级指标“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下设4个三级指标“三公经费控制率”、“资金使用合规性”、“管理制度健全性”和“资产管理规范性”,主要评价项目预算管理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管理情况;
“产出”权重28分,下设1个二级指标“项目产出”,5个3级指标“企业奖补资金到位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工率”、“土地平整完成率”、“城市建设林地综合利用情况”、“居民上访回复率”、主要评价项目各项数量产出和质量产出的实现程度。
“效果”权重32分,下设1个二级指标“项目效益”,下设5个三级指标,“工业产值增长率”、“环境提升度”、“居民生活保障度”、“可持续影响性”、“居民满意度”,主要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整体满意度。
具体指标的分布情况、权重、指标解释、指标说明如下表所示:
指标名称(权重) |
指标解释 |
指标说明 |
|
投入(20) |
绩效目标合理性(3) |
部门(单位)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
评价要点: |
绩效指标明确性(2) |
部门(单位)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评价要点: |
|
预算完成率(4) |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完成程度。 |
评价要点: |
|
政府采购执行率(3) |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
评价要点: |
|
预算调整率(4) |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的调整程度。 |
评价要点: |
|
支付进度率(4) |
部门(单位)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
评价要点: |
|
过程(20) |
“三公经费”控制率(4) |
部门(单位)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以及三公经费总额与上年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
评价要点: |
资金使用合规性(8) |
部门(单位)使用预算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未经评估论证,不按预算批复执行,截留、挤占等使用资金的行为,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评价要点: |
|
管理制度健全性(3) |
部门(单位)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并严格执行,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评价要点:1、是否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2、是否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
|
资产管理规范性(5) |
部门(单位)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
评价要点: |
|
产出(28) |
企业奖补资金到位率(5) |
单位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企业扶持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评价要点: |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工率(6) |
单位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完工数量与计划完工数量的比例,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评价要点: |
|
土地平整完成率(6) |
单位征收拆迁户土地实施过程中实际正式平整数量与计划征收平整数量的比例,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评价要点: |
|
城市建设林地综合利用情况(6) |
单位对于城市建设林地转工业用地实现程度,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评价要点: |
|
居民上访回复率(5) |
单位信访维稳工作中实际回复上访数量与上访数量的比例,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评价要点: |
|
效果(32) |
工业产值增长率(6) |
经开区工业产值的增长率是否达到目标值,用以反映和考核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 |
评价要点:1、工业企业扶持奖补资金是否及时到位以支持企业发展;2、工业产值的增长率是否达到目标值 |
环境提升度(6) |
项目实施后,是否促进经开区环境提升,用以反映和考核生态效益的实现程度。 |
评价要点: |
|
居民生活保障度(6) |
项目实施后,居民生活是否有所保障,用以反映和考核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 |
评价要点: |
|
可持续影响性(7)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支持项目长期运行,是否有相关的资源满足项目实施的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可持续性。 |
评价要点: |
|
居民满意度(7) |
社会公众或部门(单位)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
评价要点: |
具体指标目标值、绩效标准、评分细则如下表所示:
指标名称(权重) |
目标值 |
绩效标准 |
评分细则 |
|
目标设定(5) |
绩效目标合理性(3) |
|
|
1、制订了整体与项目绩效目标,计1分; |
绩效指标明确性(2) |
|
|
1、绩效指标清晰明确,计1分; |
|
预算 |
预算完成率(4) |
100% |
行业标准(《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7年省级财政 |
预算完成率为100%的,得4分。 |
政府采购执行率(3) |
≥100% |
行业标准(《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7年省级财政 |
达到100%计3分,每偏差1%扣0.1分,扣完为止。 |
|
预算调整率(4) |
≤5% |
行业标准(《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7年省级财政 |
预算调整率绝对值≤5%,得4分。 |
|
支付进度率(4) |
≥45% |
行业标准(《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7年省级财政 |
半年进度:进度率≥45%,得2分;进度率在40%(含)和45%之间,得1分;进度率<40%,得0分。 |
|
预算管理(20) |
“三公经费”控制率(4) |
≤100% |
行业标准(《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7年省级财政 |
1、三公经费控制率 ≤100%,得2分,每增加0.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
资金使用合规性(8) |
|
行业标准(《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7年省级财政 |
1、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
管理制度健全性(3) |
|
行业标准(《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7年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
1、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计2分;2、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计1分。 |
|
资产管理规范性(5) |
|
行业标准(《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7年省级财政 |
全部符合计5分,有1项不符扣1分,扣完为止。 |
|
项目产出(28) |
企业奖补资金到位率(5) |
≥60% |
计划标准 |
企业奖补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达到60%计4分,每降低10%,扣1分。 |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工率(6) |
≥100% |
计划标准 |
1、计划建设便民公交线路全部完工,得2分; |
|
土地平整完成率(6) |
≥100% |
计划标准 |
1、土地征收工作全部完成,得2分; |
|
城市建设林地综合利用情况(6) |
|
|
1、城市建设林地转工业用地许可申请已经完成,得2分; |
|
居民上访回复率(5) |
≥100% |
计划标准 |
居民上访回复率达到100%,得4分,每减少10%,扣1分。 |
|
项目效益(32) |
工业产值增长率(6) |
≥20% |
计划标准 |
1、工业企业扶持奖补资金已及时到位,得2分;2、工业产值增长率达到目标值,得4分,每减少1%,扣1分。 |
环境提升度(6) |
≥85% |
计划标准 |
1、省市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彻底整改到位,得1分; |
|
居民生活保障度(6) |
≥85% |
计划标准 |
1、进园4路公交线路已开通、拆迁户均已安置到位,得2分; |
|
可持续影响性(7) |
|
|
1、建立工作专班负责项目进度,得3分; |
|
居民满意度(7) |
≥85% |
计划标准 |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满意度达到85%,得7分,每减少10%,扣1分 |
(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补充说明
评价小组在了解部门预算项目与各项目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新增以下绩效指标:
a. 新增“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预算完成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支付进度率”等投入指标,调整原因: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新增上述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绩效目标管理的规范性、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b.新增“资金使用合规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规范性”过程指标,调整原因:根据项目预算管理情况,新增上述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预算信息的健全性和管理的规范性。
c. 新增“企业奖补资金到位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工率”、“土地平整完成率”、“城市建设林地综合利用情况”、“居民上访回复率”产出指标,调整原因:根据项目年初目标,新增上述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是否按照计划进行。
d. 新增“工业产值增长率”、“环境提升度”、“居民生活保障度”、“可持续影响性”、“居民满意度”效益指标,调整原因:根据项目特点,新增上述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完成后产生的社会效益。
(3)综合分析方法
①综合评分方法
评价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综合评分,通过对“崇阳县经开区委员会部门整体支出项目”绩效目标与实际实施效果的对比,综合分析其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对各项指标要素评分,结合各项评分值与指标要素权重得出评价综合分值。
②指标计算方法
评价采用比率法对指标进行计算,先计算出指标实现值与指标标准值的比率,再将该项比率和对应指标满分值相乘,取整后得出指标评分值。
③权重确定方法
评价指标的权重量化参考行业标准、计划标准,此外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并结合逐项对比法和专家个人意见法,对每个层次的指标根据重要性依次进行比较并确定权重值。
④标准值的确定方法
本次评价采用了计划标准、历史标准或经验标准来确定标准值。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评价标准,或者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或经验数据确定标准值。
(4)绩效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公众评判法、统计计算法等。“崇阳县经开区委员会部门整体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根据其特点和评价工作的要求,选择比较法、公众评判法、统计计算法、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绩效评价分析,与此同时,我们将收集大量直接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①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际实施效果的对比,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评价小组根据收集的部门整体支出资料和实地观察,了解部门整体支出实际情况,与部门整体支出申报时确定的绩效目标进行对比,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②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评价小组将对参与管理的部门和具体实施单位进行访谈,同时对企业人员、统计员等社会群众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崇阳县经开区委员会部门整体支出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和效果的相关证据,为绩效分析结论提供有力支撑。
③统计计算法。是指采用各种专业(或专门)指标的计算方法,通过收集部门整体支出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或核算等方式进行计算实际完成或达到的结果,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评价小组根据相关文件依据,设计符合崇阳县经开区委员会工作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集数据按照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崇阳县经开区委员会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④实地考察。是指前往具体实施地进行考察,了解崇阳县经开区委员会部门整体支出项目的实际情况,评价崇阳县经开区委员会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评价小组将前往具体实施地,核实各专项实际实施情况,与收集的资料进行验证核对,并拍照留痕。
3、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我们接受崇阳县财政局的委托对崇阳县经开区委员会2018年部门预算整体支出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工作,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形成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评价小组与崇阳县财政局对绩效评价相关事项进行讨论与研究,并前往崇阳县经开区管理委员会,获取预算文本、对财务人员进行访谈、获取年度工作要点等,经过与财政局的反复商讨与修改,结合崇阳县经开区委员会整体项目情况,形成指标框架,并最终制定项目绩效评价方案。绩效评价方案包括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及评分标准、基础数据统计表、面访及座谈会问题清单、绩效评价调查问卷、绩效评价资料清单。同时对评价小组工作计划、工作分配做了详细的安排,向项目组强调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服务水平,以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评价工作稳定有序的开展。
(2)组织实施绩效评价。评价小组根据制定的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前往项目开展单位具体实施绩效评价,评价工作包括:①2019年6月24日-28日,评价小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下发资料清单至各部门,由各部门准备资料;②2019年7月1日—10日,进行现场评价,收集各部门准备的资料,获取项目开展的文件、制度、实施记录以及总结文件,了解各部门2018年的工作情况;③2019年7月11日—17日,根据已有资料以及访谈大纲对相关办公室、财务科等部门进行访谈与沟通,进一步了解各部门工作的具体流程、核实工作开展情况,收集各个业务开展的反馈意见;④2019年7月18日—19日,对群众进行问卷发放,收集辖区内社会公众对崇阳县经开区委员会履职情况的反馈意见;⑥2019年7月22日,展开评价结果初步反馈汇报会,就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各业务负责人进行初步沟通。
(3)绩效分析评价。依据已掌握的资料和调研情况,在对资料进行进一步核实的基础上,评价小组对定量指标进行计算,得出评分结果,并对定性指标综合判断和分析得出定性指标的评分结果,分别结合各指标的权重形成项目的综合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纳入已确定的各项指标临界区间进行比较,确定绩效评价等级,绩效评价等级分4类,分别是优、良、中、差。
(4)撰写评价报告。评价小组运用科学方法对评价基础资料(基础数据表、调查问卷、座谈会记录等)进行分析总结,将基础数据表、调查问卷分析汇总表及座谈会记录汇总等汇总资料反映在绩效评价报告中,并向崇阳县财政局及经开区管理委员会反馈沟通,根据反馈意见修改报告。
(5)评价小组对评价工作进行总结,结合项目基本情况,对项目绩效进行分析,形成评价结论。提炼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形成最终的绩效评价报告,向崇阳县财政局以及崇阳县经开区管理委员会汇报。
4、证据收集方法
崇阳县经开区管理委员会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计划采取深入预算执行单位实地察看、面访、座谈、查阅相关资料、核查财务凭证等证据收集方法,并从各部门获取大量高质量和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同时对项目实施相关机构进行访谈,向公众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绩效评价所需的基础性资料。评价小组使用了以下几种证据收集方法:
(1)卷宗研究。评价小组在项目实施单位收集与绩效评价有关的文件资料,同时在各部门收集部门预算整体支出资金下达文件、部门预算整体支出资金下达资金相关的会计凭证及收、付款凭证、部门预算整体支出资金管理相关制度等与绩效评价相关资料。评价小组对收集到的项目文件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和分析,进而得到绩效评价所需的证据资料。
(2)面访。评价小组通过对崇阳县经开区管理委员会相关办公室、财务科等部门进行访谈,了解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并核实职责履行、预算执行和管理等证据信息。
(3)实地查看。评价小组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实地查看,深入项目单位,实地察看、面访、座谈、核查财务凭证、查看预算文本、项目审批清单以及其他项目相关资料,从各部门获取大量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
(三)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1、绩效分析
(1)投入(20分)
投入指标满分为20分,根据评价原则,投入评价得分为13分,评价结果为中(C)。
投入指标主要评价绩效目标设定和预算执行情况,包括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目标明确性、预算完成率、政府采购执行率、预算调整率、支付进度率。对于该项的评价,主要采取卷宗研究及现场访谈的方法,查阅项目单位2018年工作计划、收入支出决算总表等,了解项目绩效目标的规范性、预算执行情况,对项目投入涉及的指标打分。
①绩效目标合理性(3分)
绩效目标合理性是指部门(单位)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评价小组通过访谈了解到崇阳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18年制定了工作计划,对于重点工作进行了计划安排,具有可操作性;但项目单位2018年未制定绩效目标申报表,未设定绩效目标,扣1.5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1.5分。
②绩效指标明确性(2分)
绩效指标明确性是指部门(单位)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评价小组通过查阅绩效目标申报表,了解到项目单位未制定2018年绩效目标申报表,扣2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0分。
③预算完成率(4分)
预算完成率是指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完成程度。评价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崇阳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年初预算资金为684.51万元,调整后预算数6,905.48万元,实际支出6,905.47万元,预算完成率为99.99%。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4分。
④政府采购执行率(3分)
政府采购执行率是指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评价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现场访谈了解到,崇阳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18年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表,但2018年有新增固定资产,年末也未对新增资产进行统计,扣1.5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1.5分。
⑤预算调整率(4分)
预算调整率是指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的调整程度。评价小组通过查看预算报表、决算报表等文件,了解到项目单位年初预算金额为684.51万元,调整后预算数为6,905.48万元,调整预算率为908.82%,企业奖补资金3,000.00万及申办林地许可证2,815.00万元为政府直接下拨资金,年初无法预算,扣2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2分。
⑥支付进度率(4分)
项目支付进度是指部门(单位)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评价小组通过查看项目单位2018年科目明细账,了解到项目单位上半年实际支出为5,396.02万元,,本年预算数为6,905.48万元,半年支出进度率为78.14%;前三季度实际支出为6,004.88万元,本年预算数为6,905.48万元,前三季度进度率为71.38%。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4分。
(2)过程(20分)
过程指标满分为20分,根据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得分为14分,评价结果为中(C)。
过程方面主要评价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情况,包括“三公经费”控制率、资金使用合规性、管理制度健全性以及资产管理规范性。对于该项的评价,评价小组主要采取了卷宗研究和现场访谈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收集了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查看了业务资金的收付凭证,核查其账务处理是否符合规范、资金安全能否得到保障、项目质量是否可控、监管是否有效等,对项目过程涉及的指标进行打分。
①“三公经费”控制率(4分)
“三公经费”控制率是指部门(单位)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以及三公经费总额与上年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评价小组通过查看预算报表、决算报表等文件,了解到项目单位“三公经费”年初预算数为29.00万元,项目单位“三公经费”实际支出为12.11万元,“三公经费”控制率为41.75%,小于100%;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项目单位“三公经费”2018年支出12.11万元,2017年支出6.50万元,“三公经费”变动率为86.30%,扣2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2分。
②资金使用合规性(8分)
资金使用合规性是指部门(单位)使用预算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未经评估论证,不按预算批复执行,截留、挤占等使用资金的行为,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评价小组通过查阅崇阳开发区财务管理制度,了解到项目单位资金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项目单位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项目单位重大项目开支经过了评估论证。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8分。
③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是指部门(单位)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并严格执行,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评价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项目单位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并按照其执行,但未制定预算绩效管理或项目管理制度,扣1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2分。
④资产管理规范性(5分)
资产管理规范性是指部门(单位)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安全运行情况。评价小组通过查阅2018年预算公开,了解到项目单位年初未编制固定资产采购预算,但实际执行中新增了固定资产,新增资产配置未按预算执行,扣1分;通过查阅现场资料和访谈了解到,项目单位没有出租出借资产情况;报废资产先申请录入处置资产确认,经财政局审核,财政局批复后单位下账,资产处置按规定程序审批;2018年并未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扣1分;项目单位未制定资产管理制度,扣1分;评价小组通过现场查看了解到,项目单位未发现闲置资产,资产利用率100%。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2分。
(3)产出(28分)
产出指标满分为28分,根据评价原则,项目评价得分为19.5分,评价结果为中(C)。
产出方面主要评价项目申报实施内容的完成情况,包括数量、质量、时效等内容。对于该项的评价,评价小组主要采取了卷宗研究、现场访谈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现场访谈,了解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及成果,对项目产出涉及的指标进行打分。
①企业奖补资金到位率(5分)
企业奖补资金到位率是指单位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企业扶持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评价小组通过现场访谈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项目单位在2018年5月28日收到向财政局申请的3,000万元企业扶持奖补资金,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项目单位已拨付1,492万元,企业奖补资金到位率为49.73%,扣1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4分。
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工率(6分)
单位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完工数量与计划完工数量的比例,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项目单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项目单位计划开通进园4路公交,2018年经开管委会协助交通部门开通了进园4路公交;计划2018年度建成完工15个项目,实际建成完工7个,完工率为46.67%,扣2.5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3.5分。
③土地平整完成率(6分)
项目单位征收拆迁户土地实施过程中实际平整数量与计划平整数量的比例,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查阅经开区管委会2018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记账凭证了解到,项目单位2018年计划征收土地3,000-5,000亩(平均值为4,000亩),征收工作已全部完成;计划平整土地3,000-5,000亩(平均值为4,000亩),实际平整完成2,000亩,土地平整完成率为50%,扣3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3分。
④城市建设林地综合利用情况(6分)
单位对于城市建设林地转工业用地实现程度,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现场访谈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城市建设林地转工业用地许可申请已经完成,提供了省林业厅批复文件,并且已经引进企业入园,但对于建设林地转工业用地许可申请立项、招商引资入园等未提供相关资料,扣2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4分。
⑤居民上访回复率(5分)
单位信访维稳工作中实际回复上访数量与上访数量的比例,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评价小组通过查阅经开区管委会2018年信访台账了解到,项目单位2018年全年接待17次居民上访,均已全部回复,居民上访回复率为100%。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5分。
(4)效果(32分)
效果指标满分为32分,根据评价原则,效果评价得分为28.5分,评价结果为良(B)。
效果方面主要评价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以及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对于该项的评价,评价小组主要采取了卷宗研究、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查阅项目单位2018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项目进度表,了解各项目的执行情况,并发放调查问卷,采集相关信息,对项目效益涉及的指标进行打分。
① 工业产值增长率(6分)
通过查阅财务系统明细账及记账凭证了解到,企业扶持奖补资金均已及时发放到位;通过查阅经开区管委会2018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了解到,应发放的企业扶持奖补 资金均已及时发放到位;通过查阅经开区管委会2018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了解到,项目单位计划工业产值增长目标值为20%,实际工业产值增长率为38.4%。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6分。
②环境提升度(6分)
通过查阅经开区管委会2018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了解到,项目单位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省市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已彻底整改到位。生活环境方面,全面启动了开发区黑化、亮化、绿化工程;启动了开发区环境卫生大提升活动,对多处卫生死角进 行了彻底清理,园区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提升;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在受访的20名居民中,有13位居民认为有改善提升,6位认为比较有改善提升,1位认为改善情况一般,环境提升度为86.67%。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6分。
③居民生活保障度(6分)
通过查阅经开区管委会2018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了解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项目单位协助交通部门开通了进园4路公交;项目单位在岗水塘和吴婆塘之间高标准建设大安置区,并同步启动安置区配套工程建设,遗留安置户及新拆迁户共79户规范安置到位;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在受访的20名居民中,有13位觉得公交开通后出行非常便利,5位觉得比较便利,2位还未乘坐过4路公交,出行便利度为90.74%;在受访的20位居民中,有9位认为安置点的设置让居民生活非常有保障,有10位觉得比较有保障,1位觉得保障度一般,居民生活保障度为80%,扣1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5分。
④可持续影响性(7分)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现场访谈了解到,经开区管委会设立了工作专班及专门的办公室负责项目进度,但资料保存不完整,扣0.5分;且科室存在人员不足现象,如财务室有人员借调情况,扣1分;各科室有明确具体的职能,但存在未按照相关工作职能实施的情况,如本由党政办公室负责的的信访维稳工作实际由青山工业园办公室负责,扣1分。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4.5分。
⑤居民满意度(7分)。
服务对象满意度是对项目单位2018年度工作实施效果及提供的服务的满意程度,一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在受访的20位居民中,有13位对经开区管委会工作非常满意,有7位对经开区管委会工作比较满意,居民满意度为88.73%,居民满意度高于85%。根据评分标准,该项指标评价得分为7分。
2、评价结论
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75分,评价等级中(C)。其中投入得分13分,过程得分14分,产出得分19.5分,效果得分28.5分。下图为各指标得分情况:
(2)主要结论
①投入评价得分13分,评价等级为中(C)。项目单位2018年制定了工作计划,对于重点工作进行了计划安排,具有可操作性,但年初预算编制时未制定绩效目标及指标;预算完成情况较好,预算完成率为99.99%;半年支出进度率为64.15%,前三季度进度率为71.38%,达到预期目标,但预算调整变动较大,预算调整率为908.82%,且无预算调整文件。
②过程评价得分14分,评价等级为中(C)。“三公经费”资金控制情况较好,“三公经费”控制率为41.75%;“三公经费”变动率为86.30%,变动较大;项目单位资金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产处置按规定程序审批,资产利用率为100%,但项目单位未编制资产采购计划,未制定资产管理制度,且2018年末未对单位资产情况盘点。
③产出评价得分19.5分,评价等级为中(C)。项目单位在2018年5月28日收到向财政局申请的3,000万元企业扶持奖补资金,全年企业奖补资金到位率为49.73%;项目单位计划2018年度建成完工15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际建成完工7个,完工率为46.67%,项目进度缓慢;土地平整项目完成率为50%;城市建设林地转工业用地许可申请已经完成,并且已经引进企业入园,但未能提供建设林地转工业用地许可申请立项、招商引资入园统计情况等相关资料,项目资料留痕有所欠缺;2018年全年接待17次居民上访,均已全部回复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居民上访回复率为100%。
④效果评价得分28.5分,评价等级为良(B)。工业方面,项目单位计划工业产值增长目标值为20%,实际工业产值增长率为38.4%;生活环境方面,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省市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已彻底整改到位;区内全面启动了开发区黑化、亮化、绿化工程,园区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提升;交通方面,项目单位协助交通部门开通了进园4路公交,企业职工出行得到极大便利;生活保障方面,项目单位妥善安排遗留安置户及新拆迁户共79户规范安置到位,居民生活得到保障;经开区管委会设立了工作专班及专门的办公室负责项目进度,但部分科室存在人员不足现象;各科室有明确具体的职能,但存在未按照相关工作职能实施的情况;群众对经开管委会工作的满意度为88.73%。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主要经验及做法
(1)保障公众福利,管委会协助交通部门开通了进园4路公交,方便了企业职工出行;高标准建设安置区,并同步启动安置区配套工程建设,遗留安置户及新拆迁户共79户规范安置到位,居民生活得到保障;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全面启动了开发区黑化、亮化、绿化工程;开启开发区环境卫生大提升活动,对多处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清理,保障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2)经济发展较好,开发区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园区发展和项目建设为中心,勤政务实、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成绩。2018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0亿元,同比增长约14%,实现税收约2.3亿元,同比增长近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7亿元,同比增长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项目未制定绩效管理制度以及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和指标。项目未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也未依据本年度工作计划以及预算资金编制整体绩效目标及指标,不利于单位的预算工作的管理规范和量化考核项目的完成情况。
(2)预、决算编报缺乏准确性、科学性。决算报表显示,年初预算数为684.51万元,调整预算数为6,905.48万元,预算与决算存在差异调整,但无相关调整文件,缺少调整手续。
(3)政府采购管理不够规范。项目单位年初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通过抽查凭证发现,项目单位存在政府采购支出,但该单位无政府采购台账,年底未对政府采购金额进行决算统计。
(4)资产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项目单位未制定资产配置计划,但却有新增资产;项目单位无资产管理制度,缺乏管理依据;项目单位2018年未进行资产盘点,也无相应的报告,缺乏资产管理意识。
(5)项目管理方面
①项目实施进度缓慢,未达到计划目标值。基建项目中,项目单位参与了项目建设,并支付部分项目资金,具有监管职责,但2018年实施的15个项目中,在年底仅完工7个,由于项目建设周期以及资金短缺问题,项目完工率较低;土地平整项目,计划征收平整土地4,000亩,实际完成2,000亩,完成率仅有50%,主要原因为年初计划制定不合理。
②留痕管理情况较差。项目单位在执行的过程中,对经开区日常的项目监管、纠纷调解的监督管理记录,无任何资料留存,仅能从口头了解其平时对于整个经开区的监督管理工作情况。
3、建议和改进举措
(1)充分编制整体目标,完善相关项目申报制度,设置合适绩效指标值,健全绩效指标体系。项目单位在编制整体绩效目标时,应充分把握全局的工作计划、以及各项工作内容,对全局工作进行整合,整理出合适完整的整体项目目标;同时结合历年工作完成情况,为设计的指标选择合适的指标值,逐步完善绩效指标体系。
(2)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提升预算编制准确性、科学性。项目单位应结合往年预算调整、预算执行情况,考虑其当年的机构、人员编制变化、事业发展计划、工作任务以及政策的变更,按照规定的支出标准,从零开始每年确定一次预算资金,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尽可能的做到“少调整、少结余”,提高财政资金整体使用效益。
(3)完善政府采购程序,做到应编尽编。项目单位应于每年编报预算的时候,针对次年的需求进行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对应执行政采程序的采购做到应编尽编,并在执行过程中建立政府采购台账,真是反映单位采购情况,保障年底政采决算数据的准确性。
(4)加强资产管理合规控制,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并形成资产台账。项目单位要要建立一套包括资产购入、领用、调出、报废处理的管理制度,建立财产清查制度,保证资产的账面与实物相符;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账、簿、证卡、签,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实行一物一个标签,卡、标签和实物相符。各单位要对每个部门、每个办公室资产进行全面核查清理,统一制作固定资产登记卡片和固定资产标签,同时对每件固定资产进行登记,设立《固定资产管理登记簿》,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档案,做到单据齐全、账目清晰、数据准确;坚持日常清查,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定期盘点对比,建立资产明细账。
(5)项目管理有待提升
①合理设定项目目标,加强项目进度监督。项目单位在年初设定项目目标的时候,应充分结合全年的工作内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切忌好高骛远,要实事求是;项目主管单位应委派专人对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监督,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整改,保障项目的实施进度。
②安排专人对项目档案资料进行统一收集、整理、保管。每个科室在组织开展项目工作时,可以安排专人对项目的事前决策,项目的立项批复文件、相关管理制度、相关合同等资料进行统一收集,整理和保管;同时自己在开展工作时也可以将具体的工作内容记录成工作总结、工作台账,使工作过程留有痕迹,便于项目的后期便于后期工作借鉴和提升。
(五)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1、关于评价责任的说明
本评价结果依据评价客体提供的各项基础资料,运用规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工作组保证本次评价工作全过程的公正和公平,各项评价基础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由评价客体负责,未经评价组织机构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本评价结果对外公布。
2、关于本项目评价中局限性的说明
(1)本次评价项目数据是基于崇阳县经开区委员会相关资料,涉及范围较广、数据多,无法一一核实其真实性,因此可能对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2)对于绩效评价框架中的部分定性指标,无法根据量化的数据评价并得出分数,评议结果主要依据评价人员的职业判断。
(3)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我们主要采取对社会公众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的,因本次绩效评价调查问卷对象范围太广,但是评价小组时间及人力、精力有限仅对崇阳县群众发放调查问卷20份,收集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可能会导致统计性偏差,对评价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018年度崇阳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项目】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武汉分所
2019年10月22日